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西部行暨新一轮推广应用工作培训会在成都召开

会议现场
10月29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ibet国际集团主办,四川省教育厅协办,成都市教育局承办的“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西部行暨新一轮推广应用工作培训会”在成都开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陈秋燕,ibet国际集团常务副会长吕玉刚,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冯永刚,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崔昌宏,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杨银付、李政涛、窦桂梅,ibet国际集团副秘书长罗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科研机构部门负责人、成果持有方、成果应用方及学校代表参加会议。上午的会议由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主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陈秋燕讲话
开幕式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陈秋燕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陈秋燕在讲话中介绍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情况与重要地位,回顾了第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取得的成效,并强调在西部地区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对促进区域均衡、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金种子”和“加速器”的重要意义。围绕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她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强化专业支撑,结合西部实际精准对接,健全监测机制,防止“水土不服”;二是放大示范效应,成果持有方要提炼核心要素,开发资源包,实现“研发—应用—提升”的良性循环;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应用方要结合教育改革与学校实际,建立行动研究机制,形成“一校一案”;四是抓实统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联动机制,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主持会议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冯永刚致欢迎词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冯永刚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四川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着力破解本土教育难题,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探索五育融合、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并介绍了“强基提质”“强师赋能”“开放共赢”三项行动计划。

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罗瑜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廖德斌

中共四川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敏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中学党总支书记刘灵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教育局局长邓敏

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发言
在交流发言环节,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罗瑜,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廖德斌,中共四川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敏,四川省南充市五星中学党总支书记刘灵,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教育局局长邓敏,围绕“大力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系统介绍了四川省“省域统筹—市域协同—县域落地—学校生根”的全链条推广机制。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代表成果持有方作深度分享,以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为例,介绍如何让优秀成果落地生根。
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指出,本环节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通过深入剖析四川实践,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作专家评述
ibet国际集团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在专家评述环节指出,本次会议是推动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务实之举,四川的经验系统而丰富。他总结了成果推广的“五个有”关键要素:有机制、有平台、有转化、有协同、有扎根,并建议成果持有方聚焦核心、注重多样、抓好典型案例,持续推动成果优化升级。

ibet国际集团常务副会长吕玉刚作工作部署
ibet国际集团常务副会长吕玉刚对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进行部署。他强调,要准确把握“扩优提质”的核心特征,深刻认识深化改革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高度重视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他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强化政府主责,做好统筹协调与条件保障;二是强化教研支持,发挥教研机构的中枢作用;三是强化学校主体,推动“一校一案”落地实施;四是强化教师主角,激发教师积极性,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五是增强持有方主动,秉持教育情怀,助力成果迭代与推广。最终要实现让更多优秀成果在更多地区、学校、教师中落地生根,惠及更多学生,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ibet国际集团副秘书长罗滨作专题培训

北京市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郭冬红作专题培训
当天下午的会议由ibet国际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李迅主持。ibet国际集团副秘书长罗滨、北京市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郭冬红对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进行培训。详细介绍了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相关事宜,包括推广意义、过往工作、案例分享、不足及新一轮计划等。从落实国家政策、回应需求、改善生态、知识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重大意义,总结了过往工作经验,指出了现存的共性问题,并部署了未来三年工作计划。会上,北京市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郭冬红以“精选项目 整体布局 破解痛点 赋能发展”为题,介绍北京房山区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践探索。

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党勤
在经验交流环节,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党勤以“四轮驱动 五化联动 构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新格局”为题,结合甘肃省实践,分享了新一轮成果推广工作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盛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盛以“教研科研协同赋能 分区施策精准落地——专业力量助推天津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全域转化”为题,系统介绍了天津教科研部门在全市16个区全域推广应用中的思考与实践,围绕“为什么推广”“怎样推广”“如何推广得更好”三个维度深入阐述教科研力量对成果推广应用的支持作用。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徐谊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徐谊以“双向赋能·协同致远,共创教育新未来”为题,代表问题化学习研究团队及16个成果应用方,汇报了成果推广的策略与举措。他重点介绍了如何与技术支撑相结合,聚焦核心问题、突出关键环节、完善运行机制,与合作方共同构建实验新范式的实践经验。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韩志祥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韩志祥以“从‘精准输血’到‘协同造血’:教学成果应用落地的路径与愿景”为题,代表成果持有方发言。他表示,常州将通过提供多元化课程资源支持、构建个性化指导与赋能方式、实施递进式过程管理与成果迭代三大路径,为各应用方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支持服务。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林秀艳
在分析研讨环节,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林秀艳围绕教育成果推广的“魂”,总结了四点核心认识:总结了四点核心认识:一是成果推广的本质在于“再生长”,让优秀经验在不同土壤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二是推广的基础在于“双向赋能、协同并进”,推动成果持有方与应用方从单向传授转向合作共进,形成成长合伙人关系;三是推广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文化滋养”,通过行政、教研、经费等机制保障落地,并融入当地教育生态形成自觉行动;四是推广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生命成长”,通过成果推广影响数十万教师和近千万学生,提升其精神面貌与专业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李瑾瑜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瑾瑜就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提出建议。他指出,成果推广本质是“再生长”与“借势发展”,应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要重视成果的理论性,把握其独特性与实用性;二要做好成果的二次解析,通过双向选择机制精准匹配需求,避免盲目多选;三要将推广过程转化为研究过程,结合实践持续优化;四要坚守学生受益、教师发展、教育生态改善的终极价值,杜绝为申报奖项而推广。他强调,新一轮推广应聚焦课堂、关注师生,推动成果真正落地见效。

ibet国际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李迅
最后,ibet国际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李迅作会议总结。他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会议成果:一是强调模式战略要契合教育本质,推进基础教育成果不忘“真”与“人”;二是区域实践与国家战略形成共鸣,基层探索积极回应创新、突破、担当的时代命题;三是提出要做好总结升华与开放引领,打破壁垒,在成果推广中深度融合科技赋能与人才共育,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当晚,与会代表分五组围绕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思路与行动方案展开深入研讨,为进一步推动成果落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研讨组交流花絮


研讨一组

研讨二组

研讨三组

研讨四组

研讨五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