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国际集团

图片
分享到


芦咏莉: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使命任务




芦咏莉_600.jpg

党的二十大代表、ibet国际集团常务理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芦咏莉



  2022年10月1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声音、准确简洁的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徐徐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人民生活的美好前景清晰呈现,令所有人为之一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被定位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报告还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依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报告在第五部分,以科教兴国为题,以人才支撑为追求,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即,教育应肩负起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基的重任。为此,身为教育人,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从而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使命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其涵义不止于“量”的巨大,更在于“结构”复杂,教育模式的“复制”、教育行为的“粘贴”则无法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和现代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仅各地教育发展现状、历史基础不同,而且各地民俗文化、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就业现状均差异较大。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就需要建立“差异是资源”的基本认识,充分发挥教育人智慧和教育优势,通过战略布局和课程资源开发,根据地域差异(如发展需求)布局区域内的教育体系结构,发展出优势(教育)类别、优势学科,同时将地域差异(含人文、地理差异)有效地转变为当地的课程资源,发展出因地制宜、服务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课程资源与特色教育,并以地域差异(如发展现状等)确定区域各类教育的起点,定标定表做好区域内各类教育的发展规划。树立“差异即资源”的认识,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党的根本宗旨。这就需要教育在布局、在规划、在实施时,均将“人民”放在最前端,将“人民”放在决策时的最核心。以教育实施为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求每一位教育人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把每一位学生装在心中,不能出现简单的区别对待,更不能以家庭背景、学生资质好坏来对学生进行人为区分,从而影响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是应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助力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同样地,校长在办学时,也不能简单地追随着资本走、跟着升学成绩走,而是应根据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需要,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办学,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二十大代表 芦咏莉_600.png

党的二十大代表 芦咏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随着国家的强盛,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办学条件也越来越先进。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教育的价值内涵、对“三观”教育、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高标准和迫切需要。作为教育人,要时刻牢记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于教育的每堂课、每个环节中,要将“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始终放在教育工作首位。切忌培养出物欲至上、低级趣味的劣质品,更要小心避免培养出缺乏理想信念的“空心人”或者具有欺骗性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有实现精神富有和物质富足同步,才是真正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加强思政工作、打牢理想信念基础,是追求精神世界富有的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的首要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敬畏自然、天人合一,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思想。所以,教育从小就要把学生们带入大自然,通过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而热爱大自然、共享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只有共同热爱并保护好大自然这个生养我们的地球母亲,人类才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美好生活的前景。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应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敦亲睦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生活方式。正如人与人相处一般,区域与区域之间、国与国之间,都需要学会相互尊重,学会相互协商,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在和平共处中谋发展。所以,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寻找发展共同点,发展协商与谈判能力,建立共赢思维、塑造共赢品格(真诚正直、勇气体谅、富足心态等)等等,都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只有培养出有这样认识、担当和能力的人,才会实现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共赢思维与共赢能力的人,是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博大的胸怀、高瞻远瞩的思考,为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刻画了一幅壮美蓝图——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如何结合我们所从事、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正是当下我们教育人的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