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国际集团

图片
分享到


ibet国际集团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推进ibet国际集团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ibet国际集团章程》,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推动教育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国基础教育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成为“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ibet国际集团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作出新贡献。


  ibet国际集团(以下简称“学会”)是我国教育系统成立最早、覆盖人群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全国性、专业性、群众性教育学术组织。建会四十多年来,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在历届理事会带领下,学会坚持正确办会方向,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始终以学术繁荣为根本要务,始终以建会初心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和普及相结合、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教改实验、咨询服务等工作,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以来,学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ibet国际集团学术年会等各项学术活动形成品牌,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与优秀获奖成果推广应用有序开展,基础教育领域课题组织、期刊宣传与学术研究日益深入,战线影响力、引领力不断增强。积极拓展服务基础教育有效抓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高质量启动,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深受好评,《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获得批准,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长综合督导评估方案通过印发,教改实验区建设渐显实效,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学会迁址后办公条件明显改善,秘书处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会内部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学会事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这为“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学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肩负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面对“努力打造高水平新型教育智库”的新要求,“十四五”时期的学会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战略空间,同时也面临发展短板和新的挑战:一是学会正在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变,明显存在着学术平台大但智库作用不显著的短板,专业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二是学会活动在基础教育战线有广泛的影响,但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不够丰富;三是学会积聚的专家力量和人才队伍丰厚,但作用发挥不够、新秀培育不够,组织力尚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学会整体的平台优势、品牌优势、学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空间巨大。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学会将努力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汇聚新优势,拓展新空间,作出新贡献。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服务中心大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高水平平台型教育智库为目标,发挥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基础教育战线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发挥学会平台优势、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更好服务教育决策,更好服务一线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创新,加快推进学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促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记“国之大者”对学会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坚持把党中央方针政策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路、开展工作的举措、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坚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服务作为平台型学会组织的立会根基,切实做好“两个服务”。以服务教育决策为龙头,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部党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咨询和学术研究成果;以服务一线实践为主体,主动面向基础教育主战场,联系一线、凝聚一线、服务一线、引领一线,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贴近师生,深度参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研创新、评价创新,更好服务一线教师和学校。


  坚持加强学术能力建设。把学术作为学会的生命线,把创新作为学会的活力源,促进学会学术创新、学术传播、学术繁荣。用好学术的力量、研究的力量、群众性教科研的力量,引领学校发展和校长、教师专业成长。把学术平台建设好,把专家智慧凝聚好,学会搭台,专家唱戏,让学会成为教师之家、校长之家、专家之家,成为全国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ibet国际集团的成长摇篮。


  坚持加强治理能力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学术组织发展规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学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学会自身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工作体系,形成在党的领导下政社分开、依法规范、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的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通过健全联动服务机制、学术引领机制、协同运行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提升学会分支机构组织力和学会系统协同力。培育人才、团结人才、服务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打造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专兼结合的学会干部人才队伍。


  (三)主要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把握世界教育发展趋势,锚定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主战场,构建以学术研究为主体、以服务教育决策和服务一线实践为两翼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体两翼”),着力建设“四库四平台”,在繁荣教育科学研究上有新气象,在提供教育决策咨询上有新成果,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上有新作为,在促进教育管理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做好教育宣传引领上有新贡献,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上有新担当,在推动境内外教育交流合作上有新成效。 到2025年,把学会建设成为专家力量雄厚、学术成果丰硕、组织建设规范、充满生机活力、“两个服务”有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新型学术组织和教育智库,学会的政治引领力、学术贡献力、群众组织力、文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建设政策咨询思想库,打造决策支持平台。瞄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前沿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学会紧贴基层、深入实践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专业性、应用性的调查研究和综合研究,提供重大教育政策落地实施的基层一线进展动态、典型案例和有益经验,形成有质量、接地气、可操作的教育决策咨询报告,不定期编辑决策咨询要报,发挥“咨政启民”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源、思想库和“发动机”。把团体标准研制放在重要位置,支持鼓励各分支机构在深度调研基础上参与国家组织的相关领域专业标准研制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支撑。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打造一线服务平台。发挥学会各分支机构组织优势,结合学会重点工作项目需要,分类建设相应培训资源库、优秀成果库、典型案例库等,为一线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供“脚手架”“工具箱”,指导基层一线总结凝练改革创新经验并推广应用,强化对一线需求“解渴”、管用的服务实效。建设学会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拓展基于移动网络的教师研修社区、名师工作室、主题工作坊等,服务学会重点工作。


  建设学术研究成果库,打造品牌展示平台。创新办好“一会两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中国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强化成果导向,凝聚学会学术委员会和各分支机构专业力量,在扎实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发掘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区域与学校典型案例,支持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深化提炼。适时分系列出版《ibet国际集团大系》系列成果,努力形成品牌,使其成为学会标志性出版物。


  建设学会专家人才库,打造新人成长平台。按照“高层次、多学科、权威性、实践性、适用性、代表性”的原则,健全完善以学术委员为引领、各分支机构核心专家和优秀会员为骨干,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为一体的中国基础教育专家人才库,提升专家库建设精度、深度和温度。实施学会青年教育人才托举工程,着力发现和培育新秀,让新秀在学会的平台上成长绽放并向而往之。


  三、主要任务


  充分发挥学会平台优势、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六项行动”,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狠抓落实,用事关未来的计划助力办好最代表未来的基础教育。


  (一)服务教育科研繁荣和决策咨询应用行动


  高质量组织开展学会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学会专家力量,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理论体系作出新贡献。聚焦“双减”等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重大决策部署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度开展学术研讨和课题研究,高质量承担教育部党组交办重要研究任务,为教育决策提供高品质咨询服务和高水平研究报告。强化预研预判,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教育政策研究。着力优化重大课题选题形成机制,联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师工作司、督导局、教材局、体卫艺司等业务相关职能司局,围绕年度工作重点,通过委托、申报、自选等多种形式,每年确定5-10项重大课题,组织专家团队协同开展应用研究。推进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工具和技术手段创新。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关注特殊群体教育需求,服务建设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建立前期研究资助与后期成果出版资助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创新科研管理流程,实现全过程、全链条服务与管理,持续提升课题管理质量和水平。


  引导分支机构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分支机构做到每年“三个一”,即至少举办一项学术品牌活动、聚焦所在教育领域关键问题至少开展一次深度调研、深入挖掘和选树一批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案例和青年新秀人才。在此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分支机构围绕所在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定期提供决策咨询报告、定期发布所在教育领域发展报告(或蓝皮书等)、向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和学会所属期刊推荐论坛专家、新秀和高质量研究成果,参与学会各类实验区建设、组织开展乡村教育振兴专项活动等,并纳入分支机构考核评估体系。支持分支机构踊跃报送学术成果,通过学会平台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推荐。


  建设高层次基础教育区域研究与实践基地。以学会各分支机构为支撑、各省市地方学会为纽带,建设高质量平台型教育智库的组织架构。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建立1-2个国际基础教育发展政策研究基地,精准分析研判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与地方教育学会和教育科研机构合作,试点分区域建立国家级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探索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路径。探索依托中小学校建立基础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持续开展数据收集与观测分析,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增强服务教育决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当好服务教育决策的智囊团、参谋部和思想库。


  (二)服务课程改革落地和教学质量提升行动


  有序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坚持高端引领、精准对接、量身定制,高水平实施“领航计划”, 提升一线教师“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实施”全过程水平和能力,助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健全完善与福建、河南、海南和厦门“三省一市”等战略合作机制,积极探索“领航计划”先进经验。统筹建设各学科高水平专家库,不断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和学习资源,创新开展问题式、任务式、互动式的研究性培训,大力提升项目实施团队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配合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与优秀获奖成果推广应用。积极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及推广应用工作。调动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积极性,综合运用示范推广、展示推广、交流推广、宣传推广、研究推广五种方式,形成研究-推广-应用紧密结合的成果推广链条,提升推广实效。加强对成果推广示范区、示范校的政策引领和专业指导,促进优秀教学成果有效落地应用。加强对优秀教学成果的挖掘发现、持续跟踪和培育支持,促进成果推广工作与学术论坛、期刊工作联动。


  积极助推一线教师新秀脱颖而出。在实施名师培育工程的同时,实施青年教育人才托举工程,深入一线及时发现新秀,鼓励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和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新秀。开展好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注重在教学一线、课改实践、成果推广、教研科研等活动中发现新秀,探索建立培育新一代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新机制,推动形成中青年教育工作者茁壮成长、尽展其才,好老师竞相涌现、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助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师风严谨、师能突出的优秀教师。


  (三)服务学校办学改革和区域管理创新行动


  配合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配合督导局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工作,助力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端正办学(园)方向,提升办学(园)水平。深入总结基础教育领域评价改革的好案例好做法好经验,服务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引领一线学校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和水平。


  创新举办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培训。以立德树人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校长(党组织书记)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基层一线,创新培训方式,通过政策解读、案例教学、跟岗研修等多种方式,面向校长及副校长、教务主任等一线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助力校长队伍成长,培养一批ibet国际集团型的优秀校长(名校长培育工程),提升基础教育管理能力、治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深入推进地方教育现代化实践创新。把实验区工作作为学会助力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学会服务教学改革、评价改革、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实验区工作机制,丰富实验区特色项目,积极探索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经验,打造具有说服力、影响力、示范力的实验样板。


  (四)服务社会舆论引领和教育生态构建行动


  持续增强“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品牌影响力。将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打造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最高水平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成为向全社会传递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信号的风向标,成为展示中国基础教育形象、宣传中国基础教育成就、交流基础教育改革经验、研判基础教育发展形势、传播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营造基础教育良好环境的重要舞台。注重发挥论坛成果对基础教育一线教学改革、管理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论坛成果落地应用,让论坛年会成为“不落幕”的大会,进一步提升学会学术年会的学术影响力、专业号召力和实践引领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培育发掘新秀为重点,确保在主论坛及各分论坛、微论坛上交流展示的教师代表中,新秀至少占50%以上,着力为中青年优秀教师、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专业成长舞台。依托分支机构专业力量,继续办好ibet国际集团校长大会。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办好《中国基础教育》等期刊。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高标准和高质量,将《中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教育学刊》作为学会会刊,努力建设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最高水平和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专业刊物品牌,成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宣传好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动态跟踪研究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基础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提升刊物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办好《中小学数学》等学科类专业刊物。及时反映基层一线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实践、新成果和新经验,成为反映中国基础教育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的最佳展示和发布平台。


  大力开展教育政策、理念、成果、人物专题宣传。发挥学会专家优势,在教育部有关业务司局指导下,主动开展重大教育政策阐释解读,扩大政策社会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推动政策落地落实。积极搭建多媒体平台,传播普及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成才观念,提升全民教育素养,助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密切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准确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群众合理预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学成果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加强ibet国际集团精神宣传,塑造新时代人民教师和人民ibet国际集团良好形象。


  规范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承接好教育部委托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具体受理申报和初核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坚持零收费、零培训、零挂钩,切实防止竞赛项目过多过滥,切实减轻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和家长负担,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助力“双减”落地。


  (五)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行动


  深入开展对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和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坚持以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按照中央助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部署,启动实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和通辽市库伦旗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稳步推进教育帮扶项目。认真落实重点任务,开展实地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加强督促指导,推进试点示范,强化工作交流,支持两地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有效形式,发现成功案例,凝练典型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学会优势,通过建立校际帮扶结对、线上线下帮扶相结合及输送教学成果、特色捐赠等形式,为两地积极提供教师学习提升机会、教学课程优质资源等,深入推进精准帮扶。


  持续推进对贵州赫章、四川甘洛的教育帮扶项目。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方式,组织专家、帮扶学校与被帮扶学校进一步总结凝练“嵌入式”教育帮扶模式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并开展应用推广。持续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统筹推进对贵州赫章、四川甘洛的各类教育帮扶项目,做到久久为功、务求实效。


  统筹推动学会项目、活动、成果等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学会年度规划课题征集,统筹增加“乡村教育振兴”相关主题研究立项,并通过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等平台加强研究成果交流与展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积极引导相关分支机构开展学术活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助力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六)服务境内外基础教育交流合作行动


  逐步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育学术组织。积极整合力量筹办“中国基础教育国际论坛”,建设基础教育领域国际交流的权威平台,讲好中国基础教育故事。加强全球教育前沿态势、未来趋势和国际教育治理研究,在国际教育交流和比较中坚定教育自信、看清发展差距、找准前进方向。配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创新开展“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评选,力争产生更大影响。继续举办好“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适时开发学会网站英文版和学会期刊英文版,支持翻译中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案例,努力提升学会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拓展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紧密结合教育部中心工作,强化与基础教育司、教师工作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港澳台办)等相关司局合作。注重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发展。拓展与著名国外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加强中外教育科研交流和国际比较研究,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有益经验,推介中国原创的基础教育优秀理论和实践成果,促进资源共享、经验共享。适时组织中小学校长团组赴国外访问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实施党建引领提升行动


  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坚持政治建会,坚持党对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学会党组织建设,完善学会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学会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强化对学会系统的思想引领。引导分支机构和广大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理事会会议“第一议题”,有机融入分支机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各类活动,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在基层一线形成生动实践。持续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强化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引导基层一线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研讨,强化课程思政和学科思政,落实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课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层层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实施治理体系创新行动


  全面发挥理事会决策领导作用。结合社会团体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学会理事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责权明晰、决策民主、运行有序、充满活力”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助推学会加快建成5A级社会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会理事会、会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制度。实行学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副秘书长定点联系分支机构工作机制,分别定点联系若干分支机构,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所联系的分支机构活动,并定期轮换联系点。


  更好发挥学术委员会专业把关作用。选优建强学术委员会,更好发挥作用,鼓励学术委员和专家建言献策,推荐好成果、好案例,为学会科研规划制定、科研选题确定、重要学术决策、重大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宣传推广服务。健全教育培训、督导评估、成果推广等专家委员会,共同为学会重点工作项目服务,为繁荣和发展基础教育战线群众性教育科研服务,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服务,积极推进学会教育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服务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充分激发分支机构活力。规划分支机构总体布局,完善分支机构治理体系,提升分支机构治理水平。选优建强分支机构领导班子。突出成果导向,引导分支机构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踊跃参与学会承担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任务和教育部相关司局委托的学术任务,不断提升学术贡献力。改进学会“放管服”工作,增强分支机构自主权。全面开展分支机构年检和评估,引导分支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着力提升秘书处干部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学会秘书处领导班子建设。结合学会事业发展需要,调整学会秘书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和岗位设置,努力实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有效提升政治能力、谋划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注重学会青年干部培养,形成干部人才梯队。通过双向借调、挂职等方式,促进干部成长。引进优秀适用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薪资体系,强化激励力度,激发干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运用驻会专家制,根据工作需要分门别类组建专家队伍,不断提升深耕细作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申请建设“ibet国际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探索项目化工作任务“揭榜挂帅”机制,引导干部员工在业务实践中锻炼成长。推进学会秘书处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双轨道发展机制,统筹完善编内编外人员管理、待遇和成长机制,形成渐进式阶梯式通道,促进干部员工职业发展。


  积极促进会员专业成长。修订《ibet国际集团会员管理办法》,提高入会门槛,强化专业要求,着力提升会员队伍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积极吸引优秀教师、各领域专家学者,特别是青年教师、学者加入学会,为会员提供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和研究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免费为会员提供学会会刊电子版,积极推荐会员优秀研究成果参加有关会议交流发言或择优集结发表出版,增强学会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建立学会荣誉会员制。


  加强与地方学会联动发展。完善与地方学会协调联动机制,在学会重点工作、重要项目中,注重发挥地方学会作用。建立新型教育研究合作体,共同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方面课题研究。为地方学会提供宣传平台和更多支持,助力地方学会更好持续发展。组织地方学会开展交流研讨,加强互相学习借鉴,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加强学会文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践行一线规则,积极推动解决实际问题,营造 “团结、奋进、求是、正气”的学会会风。引导干部员工秉公办事、光明磊落、不谋私利,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引导干部员工加强工作闭环管理,立足目标看过程,盯着问题去发力,奔着效果抓管理,切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引导干部员工自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组织与个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注重发挥信息化在服务学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工具箱”作用,注重发挥数据资源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生产要素作用,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和思路,一体化推进建设与应用。统筹建设学会数据中心、各项分类数据库、移动办公平台、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和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及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做好各类业务数据的挖掘、积累、跟踪、开发和运用,为学会高效运转和推进重点工作提供保障。构建智慧学会新生态,加强智能化学术环境建设,加快各类平台“升舱”改造,建立智慧专家库、智慧会员库,为地方学会、专家和会员提供网络专区服务。注重科技赋能,构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的融媒体宣传平台,打造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各类媒体宣传矩阵,建设学会自有数字化会议系统和移动直播平台。加强信息化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学会全体工作人员信息化素养和能力。


  (四)实施经费条件保障行动


  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积极开拓事业和服务范围,持续提升学术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用好政府购买服务等国家政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学术服务。开辟教育基金公益捐赠等多种途径,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强研究投入,为学术成果不断创新和转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建立全流程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适应疫情常态化特点,建立互联互通的财物信息化系统,提升学术活动和日常工作管理效率。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将规划实施作为推动学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作为学会工作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定期召开规划实施推进调度会,做到落细落实,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健全责任分工和协同推进机制


  对规划确定的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结合学会秘书处各职能部门工作实际予以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强化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的有效衔接,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学会秘书处职能部门与分支机构以及分支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探索建立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推动规划落实落地的工作机制。


  (三)建立规划实施监测机制


  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按年度梳理指标完成情况,定期跟踪重点任务实施进展,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实施策略,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四)加强规划实施绩效评估


  强化结果运用,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学会秘书处及各职能部门的重要内容,作为分支机构年检和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实事求是,激发首创精神,积极探索经验,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