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bet国际集团 来源:ibet国际集团
[中国教育学刊]澄清教育真伪问题 促进教育科学改革
——ibet国际集团第二届ibet国际集团沙龙综述
本刊记者 余丽红
本刊记者 余丽红
“为什么我国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所谓的“钱学森之问”,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我国教育要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人才,必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层的变革,而变革的前提是深入分析教育现象,辨清教育问题之真伪。为此,2012年12月24日ibet国际集团举办第二届ibet国际集团沙龙活动,邀请部分教育专家、校长就“澄清教育真伪问题,促进教育科学改革”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出席的专家、校长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项贤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劳凯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蒋建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北京顺义一中校长李冬等。ibet国际集团会长钟秉林主持沙龙活动,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及孟刚参加沙龙活动,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未来ibet国际集团》杂志及腾讯网等媒体工作者参加论坛活动。
一、 如何辨别教育中的真假问题
教育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认清问题所在及其真假,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项贤明认为,教育问题有真伪之分。教育领域的伪问题,有的是明显可以证伪的、不存在的问题,有些则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无法判断其是否存在,因而无法成为科学探讨的对象。还有一些问题是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但并不都是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也分两种。一种直接表现为非教育问题,如发生在学校里的腐败、刑事犯罪等;另一种表现为教育现象,但实际上却不是教育问题,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个问题虽然出在教育领域里,表现为教育现象,但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由于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要促进教育改革,我们必须深入剖析教育问题,认清其症结所在。
所有的问题都是由标准建构的,没有标准就没有问题,教育领域里尤其如此。教育问题本身是价值问题,是对教育事实的价值判断。那么,如何认识教育改革中的真假问题,其辨别标准是什么呢?石中英指出,辨别教育问题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条。第一,本体性标准。教育问题指的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真正困扰学生、教师及学校发展的问题,它存在于教育实践当中,存在于真实的教育情境当中,而不是存在于学者或官员的观念中。观念中的问题应该是对真实教育问题的描述和反应,否则研究者或政策制订者提出的教育问题、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追问的、或者在政策制订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就真成为伪问题了。第二,认识标准。其主要是指所谓的教育问题是否得到了明晰的表达,问题本身所使用的概念背后是否有经验的实施。第三,价值标准。真的教育问题能够促进我们改进教育,促进学生、教师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劳凯声谈道,辨别教育问题的真假有两个标准:一是逻辑标准,即问题在逻辑上要能够自洽;二是实践标准,即在实践中能举证。耿申提出,教育问题具有时代性,其在某个时间是真问题,到另一个时间就可能成为假问题。另外,有些问题是人造出来的,不符合科学需求,是伪命题。关于真假问题的辨别标准,他也提出了理论(问题是否符合教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实践(问题的提出是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两个标准。
当前,人们对于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真假,还对有的真问题得出了假结论,因此耽误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对“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劳凯声指出,我国最初提出素质教育概念的人是中学校长,他们有感于当时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泛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便用“素质教育”表达了这个问题,它是实实在在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但是,学者在讨论时将其扭曲了,搞到最后使人们发现应试教育不能被素质教育所打垮。所以说,这是个典型的真问题假结论。同时,他又指出,教育学当中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基本理论,是一个典型的假问题。自由时间是个人发展的真正财富,只有在自由时间才能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应试教育”被“素质教育”取代,因为老百姓希望自己孩子上大学、地方官员希望自己的地区出政绩是无可厚非的。教育要保证出成绩、保证老百姓的愿望能够实现,所以必须保证有一定时间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时间,这个时间必须要有,在应试教育之外,自由时间才是真正搞素质教育的时间,才能真正培养人的创造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教育改革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假问题,在座专家一致认为,是由于我们有些来自基层的教育改革行为并没有完全遵从教育规律。项贤明进一步指出,之所以会产生假问题,是由于我们在做学术时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包括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缺乏理性精神以及缺少深入系统的思考。
二、如何科学促进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教育均衡、优质、健康、协调发展。要有效解决教育问题,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我们在辨别教育问题真假基础上,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变革教育。石中英谈道,真的教育问题出现在教育实践当中,最先发现教育问题、最能感受到教育问题困扰以及最有解决教育问题责任的人是校长和教师。因此,在发现、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的主体中,第一责任人应该是教师和校长。而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径是自上而下,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来解决教育问题,不能解决直接的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所以,我国教育改革应该转变路径,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要尊重、相信教师和校长,授权给他们,并为他们的改革提供足够宽松的空间。
那么,学校该如何来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其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呢?
朱建民结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谈道,当前我们对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比较注重其社会适应性,而忽视其社会人文性,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办学的着眼点不应该仅停留在高考升学率上,而应该思考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在这方面,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突破体制制约,设计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与中科院联手创办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开设了中科院课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等,在课程设计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与科技教育课程的融合,跳出了追求高分的培养模式。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课程改革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定作用,但是,其能否在当前教育体制中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其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现实的高考,还不好下定论。正如朱建民所说:“学校科技班的学生在现行高考体制下可能不占任何的优势,甚至会吃亏。”针对当前我国急功近利的教育培养目标、不科学的学生课业任务,李冬谈道,我国家长、教师及学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才培养规律,为他们设置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课业任务,同时给他们充分的选择时间和自由时间。在课程体系上,我国学校应该加强学生亲自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座谈会上,蒋建华从教育舆论角度谈道,由于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同时媒体提供了表达的平台,甚至大众媒体还经常策划公众的教育表达,教育政策制订、执行与评估的各个环节均需要尊重民意、把握舆情、应对舆论。因此,我们应该从舆论中寻找问题,并从中提炼出学术问题,最终找到与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相对应的实际问题。同时,蒋建华指出,媒体工作者要做到超越常识,寻求教育大智慧,要做到让科学引导教育、让教育引导社会、让学校引导家长,最终使教育舆论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
(原文载《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