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bet国际集团 来源:ibet国际集团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召开
全国300多名中小学校长带头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由ibet国际集团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教师报》联合举办,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北京睿升学校和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于2012年12月15-16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不拘一格育人才。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ibet国际集团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ibet国际集团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振有,中国教育报刊社常务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ibet国际集团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锦韬主持。论坛围绕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行政领导和来自全国的300多名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体会,交流经验,共谋发展。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是中小学校长的一次盛会,也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使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次动员会。
开幕式上,郭振有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 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顾秀莲、顾明远等领导先后讲话。顾秀莲委员长在讲话中指出:论坛是全国校长交流办学思想的平台。特别是论坛围绕着“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论述,探讨教育界如何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实现教育目标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她希望与会校长能够以“十八大” 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顾明远教授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核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重点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他还从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等方面,阐述了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不拘一格育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内涵。
开幕式后,韦钰作了《迎接教育研究新范式——神经教育学》的报告。从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和工作原理入手,从一个科学的、全新的视角为与会者分析了教育的规律,详细介绍了作为最前沿教育科学——《神经教育学》的研究成果,重点解读了如何通过神经教育学原理,改变学习、教学和教师的培养工作。刘彭芝作了题为《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爱与尊重、发现与培养、突破与创新》的报告,从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个案例入手,向与会的校长们介绍如何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特殊背景,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与会者倍受启发。
12月15日下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褚宏启、沈阳市于洪区教育局长关凤艳、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等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的特点,就“让大多数孩子成为优秀”“人人成才与因材施教”“办人民满意教育,建幸福家园”“和谐育人,创新育才”“多措并举,促进区域内学生各得其所发展”等角度,围绕论坛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12月16日,论坛组委会在门头沟区大峪中学、新桥路中学、北京实验二小永定分校等3所学校设立了分论坛。各分论坛围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人人成才与英才培养”“人才规格多样化与人才评价制度的多元化”主题进行研讨。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北京润丰学校校长卓立、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中立、门头沟区大峪中学校长刘景敏等20余位校长结合大会主题介绍了各自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才培养的新观点、新理念、新设想;并就如何贯彻十八大精神,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实现教育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与会者互动交流,“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教育理念得到升华。
在论坛闭幕式上,论坛组委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作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讲座,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产、国民收入倍增和社会养老等经济热点问题;各分论坛负责人总结了校长们发言的情况;门头沟区委教工委书记何渊致闭幕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刘昌亚副司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主题鲜明,成果丰富,许多通过实践得出的育人理念值得学习和推广。他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是“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形势,在全国教育硬件建设水平迅速提升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做到真正为学生成才服务,为社会发展奠基。